每日热点:5个小习惯,让孩子享着乐儿,就轻松提高专注力、更新精力
说到学习,很多人都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,认为必须要拿出“头悬梁、锥刺骨”的那股劲儿,争分夺秒去学习,才能成为优秀学生。
(资料图片)
其实学习也可以很轻松的,不信你看看那些学霸,每天都在玩,可成绩还是名列前茅。
一味地刻苦,对学习的感受都是痛苦的,会消耗很多精神能量,一旦意志失控,就不想再次投入学习了。
学霸很聪明,早在感觉疲惫之前,就会停下来主动休息,以储备精力。
孩子要是能在生活中养成这5个仪式习惯,也能像学霸那样享着乐儿,就能轻松提高专注力。
1.冥想
科学家发现,人什么不做的时候,大脑反而会消耗更多的能量。
因为大脑有一个默认模式网络(DMN),即使没有接到任何任务,它也会自发运转,会消耗60-80%的能量。
也就是说,像智能手机会自动更新软件一样,DMN不受意志控制,可以自行运作,同步大脑的所有区域。
周末在家坐着,什么都没干,但就是感觉到很累,这是DMN超负荷运转了一天,消耗过多能量所致。
冥想能帮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,停止 DMN模式,减轻大脑的负担。
冥想做来很简单,几乎零成本:选一个舒服的坐姿,盘坐在垫子上,挺直腰杆,拨动臀肌,坐骨扎实垫子,然后做5次深呼吸,关闭双眼,有意识地去扫描身体的每一个部位,察觉每一次呼吸所带来的感受,学会跟身体和心灵对话。
2.散步
散步是一种有节奏的有氧运动,可以刺激血清素和BDNF的分泌,而且小腿被称为“第二心脏”,散步可以活动小腿,提高血液循环,为大脑输送更多的氧气。
所以,早上或者放学后散步15-30分钟后再去学习,专注力会更高。
其实,很多脑力工作者每天都有运动的习惯。哲学家康德,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散步。知名作家村上春树,每天跑完步才开始写作,而且风雨无阻,一跑就是20年。
他们并不是因为爱运动而运动,而是运动能够激活大脑,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稳定持久的精力。
3.细嚼慢咽
孩子有起床气,是因为大脑和身体还没有清醒过来。很多人为了多睡几分钟,早餐随便应付几口就出门了,结果整个上午都昏昏沉沉的。
其实早上越是不清醒,越要好好吃早餐。因为我们每咀嚼一次,牙周韧带的血管都会像泵一样把血液输送给大脑。这意味着,咀嚼的次数越多,能够供给到大脑的氧量越多,大脑的活力越高。
研究显示,每细嚼一口饭菜,就会有 3.5 毫升的血液输送到大脑。
所以,要想头脑清醒,更高效地学习,就要给孩子吃些有嚼劲的食物,保证一顿饭至少要咀嚼10分钟以上。
4.大胆尝试新事物
人在尝试新鲜事物的时候,大脑因为受到了新的刺激,会大量释放乙酰胆碱。
这种神经递质能让人的情绪变得高涨,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,注意力和创造力也会随之增强。
所以,平常要多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,比如吃饭时,多尝试新菜品;回家的时候,走不同的路,看不同的风景,这些都可以激活乙酰胆碱。
5.午睡
NASA的一项研究显示,人午睡26分钟,专注力就能提高54%!孩子上了一个上午的课,能量都消耗完了,中午睡20-30分钟,能帮身体快速回血,重新焕发大脑的活力。
需要注意的是,午睡超过半小时,恢复大脑机能的效果就越差,所以尽量控制在30分钟内。
标签: